专家称计划生育政策并未导致人口逆淘汰

2013年09月16日11:42  北京日报

  基于数据的辨证分析,回应一个关于人口政策的流行观点——

 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逆淘汰吗?

  尹银 邬沧萍

  20世纪70年代初期,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,鉴于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,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是二元的。在城市基本上实施的是严格的一孩政策,而占较大人口基数的农村则比较宽松,人口增长速度也快于城市。因此,学术界出现了“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逆淘汰”的说法,认为中国出现了与追求人口素质提高相“逆”的现象。

  基于中国省级不同生育政策的数据分析,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导致人口逆淘汰

  中国大陆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多元的,总的可以概括为:城市以“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”为核心,农村地区则有所差异。整体来看,可分为4个类别:第一类:独生子女政策为主的地区,包括上海、江苏、北京、天津、四川、重庆6个省市,占人口总数的20%。第二类:独生子女政策与独女可生二孩(即“一孩半”)政策混合的地区,包括辽宁、黑龙江、广东、吉林、山东、江西、湖北、浙江、湖南、安徽、福建、山西12个省份,占人口总数的44%。第三类:独女可生二孩政策与二孩政策混合的地区,包括河南、陕西、广西、甘肃、河北、内蒙古、贵州7个省区,占人口总数的31%。第四类:二孩及以上的政策地区,包括云南、青海、宁夏、海南、新疆5个省区,占人口总数的5%。

  通过调查发现,在不同地区,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有所不同:第三类政策地区,中学生数量显著较高,第一、二类政策地区与第四类地区没有显著区别。也就是说,尽管第一、二类政策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比较严格,但是其中学生数量并不比第四类政策地区显著少,没有出现计划生育政策越宽松,人口文化素质越低的状况;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中学生数量没有显著影响,也没有出现计划生育政策越宽松,人口素质城乡差别越大的状况。也就是说,在城乡之间不存在人口逆淘汰现象。

  具体地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质量的影响,我们发现: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,出生人数的迅速减少对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,当某一学龄段人口高峰过后,学龄人口的迅速减少会浪费教育资源。所以,一方面是第一、二类政策地区教育资源由于学龄人口减少而造成浪费,另一方面是第四类政策地区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收入的提高,孩子接受中学教育的可能性大大增强。但由于第四类政策地区教育资源不足,以及相对于家庭收入来说,孩子数量太多,对素质的要求降低,素质效应太小。在第三类政策地区则不同,孩子数量减少,家庭对孩子素质的要求提高,能够保证孩子接受中学教育,相对较为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也使该地区有为数不少的学龄人口,计划生育政策的数量效应小于孩子的素质效应。因此,从全国范围来看,总体人口素质的提高抑制了可能出现的人口逆淘汰现象。

  城市化改变了城乡人口比例,城乡之间不存在人口逆淘汰现象

  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导致人口逆淘汰,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。认同“人口逆淘汰”的观点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前提之上的:一是城乡人口素质现状维持不变,二是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。由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低于城市,因此,农村人口比例上升的过程,就是低素质人口比例上升的过程,最终会导致整体人口素质的下降,但实证数据揭示的事实却是农村人口教育素质在上升。

  随着GDP的增长,农村中学生数量在增加,这说明农村人口的素质在提高。与此同时,随着农村收入的增加,落后的农村教育不能满足农村家庭的需求,富裕的农村家庭将孩子送入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,增加了城市中学生数量。从数量看,城市化在总体上并没有增加中学生的数量,而是降低了城市的中学生数量。因此,人口逆淘汰不存在的原因是:城市化改变了城乡人口比例,而农村中学生数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加,并没有产生人口逆淘汰。

  目前家庭和教育资源存在浪费,应适度调整计划生育政策

  另外,以往研究没有注意到的还有家庭资源的浪费。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,使大部分家庭只有1~2个孩子,在孩子素质达到要求以后,家庭必然会增大对孩子数量的要求,但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,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,家庭只好将这种需求转移,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更大的浪费。

  从理论上讲,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的适度人口水平,教育也是如此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,中国社会经济取得很大发展,教育资源水平有了很大提高。相比之下,计划生育政策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调整,第一、二类政策地区虽然生育率较低,但是生育率下降降低的毕竟是学龄人口,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提高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,阻碍了人力资本的积累。这意味着我国生育率下降所创造的经济发展机会不能被充分利用,而个人和家庭可能会由此承担净损失。

  改革开放初期,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太多、教育资源不足。如今在一些地区却是人口太少,家庭和教育资源浪费,在这种情况下,应该适度调整计划生育政策,这是比单独讨论是否存在人口逆淘汰更有意义的主题。本研究显示,第三类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数量和素质达到了最优,是最适合的政策。

  (作者分别为中央财经大学讲师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)

  阅读延伸

  关于“人口逆淘汰”的争论

  一些研究者认为,计划生育政策在城乡和地区间的差别,导致城市少生、农村多生和发达地区少生、欠发达地区多生。长此以往,人口整体素质会因农村孩子比例上升而下降,造成“人口逆淘汰”。

  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反驳,认为随着城乡相对生育率降低,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一直在提高,甚至快于城市,拉动了全国人口整体素质上升,城乡差别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导致“人口逆淘汰”。

(编辑:SN017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北京摔死女童嫌犯翻供:不知摔的是婴儿车
  • 体育皇马宣布续约C罗5年 年薪超梅西世界第1
  • 娱乐李亚鹏回京与王菲回同一个家 不提离婚
  •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:保险公司养老不靠谱
  • 科技芬兰人的诺基亚:总部以PPT著称
  • 博客韩国强制扣留的豪华中国邮轮啥样
  • 读书外戚正史:历史上真实的年妃与年羹尧
  • 教育高中规定同性学生交往过密停课罚钱